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

『老虎腳爪』



許多食物在時空環境變遷下,
不但外形走樣,味道偏差,
搞得連記憶也錯亂。
『老虎腳爪』便是其中一例。

今晚沒人管飯,晃當晃當回到昔日金外灘旁的回民市集,
看見賣烤肉串旁的桌上,還留有幾個『老虎腳爪』。
三元一個,買一個回飯店,
泡杯龍井,掰下一塊。
滿懷欣喜送入口中,
咀嚼後,有點悵然,
此時,顱內的結晶開始作怪,
記憶中的味道無法被口中的『老虎腳爪』所 blast ,

這時的我,有點慌恐,
腦中頓時蜂擁而出一堆生煎饅頭,
天啊!要到哪去找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『老虎腳爪』是上海早期的一種麵粉小食,取其形狀而名之。
它的由來有此一說:早期上海生煤球,早點攤賣完四大金剛(大餅、豆漿、油條、粢飯)後,店家便會封爐,好節約煤球。但是,烤大餅的爐子還有餘火,倘若直接封死『墩水』(微火煮水)還嫌浪費。於是,便將做大餅多餘的麵團摘成一小塊一小塊,先貼在爐膛裡,再封爐口。因為是餘溫烤餅,因此不能做的太大,一般只有玻璃杯蓋那麼大。也因為體積太小,不像大餅容易粘在爐壁上,所以師傅的五個手指就使命的往爐壁上黏,於是粘成了『老虎腳爪』的形狀。這餅便一直要烘到下午三、四點鐘。此時,店家才捨得重新開爐,生火放煤,準備傍晚賣晚點。現在不容易買到真正的『老虎腳爪』,只剩下一些回民在賣『饢餅』時,才順道做一下。已經不敷當年的外形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