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

滷肉飯

滷肉飯(臺北廣州街;左)與肉臊飯(臺南開元路;右)


『煎醢加以陸稻上,沃之以膏,曰淳熬。』《禮記.內則》
—  謂以陸地稻米,熟之為飯,煎醢使熬,加於飯上,恐其味薄,更沃之以膏,使味相湛漬,曰淳熬

以上這段文字,這應該是歷史上對滷肉飯最早的記載.
臺南住久了,會不知不覺把以前臺北叫習慣的『滷肉飯』改為『肉臊飯』。
海安路上,一碗肉臊飯,加上一碗丸子湯。
簡單實惠,還有濃濃的臺灣味。不知解決多少次,清晨起床時不知何處覓食的困擾。

臺灣島南北約 385 公里,口味卻有著很大的差異。北鹹南甜。北部的口味略偏鹹味,中部略偏醬味,南部因為產糖,味道略甜。到了高雄,鹹味又略重過臺南。東部則接近臺北,但卻融入了原住民的一些特色。

這點從滷肉飯便可以吃出端倪。
臺北的滷肉飯,油香中伴著濃鬱的紅蔥酥與五香粉的味道。
臺中的滷肉飯,五香味中隱藏著釀造過後的成熟口感。
臺南的肉臊飯,濃鬱的醬香中,熱情地散發出蔗糖與油脂轉化後的甜味。
高雄的滷肉飯,豪邁地加入大塊五花肉,展現出熱帶地區的豪情。
臺東的滷肉飯,則含蓄的夾帶著『馬告』所帶來舌尖上的跳躍。

一個外出返鄉的遊子,坐在熟悉的小吃攤前,一碗滷肉飯絕對將你的鄉愁燙的平平的。這時不管是搭配肉羹,魷魚羹,瓜子肉,魚丸湯,貢丸湯 .......... 絕對比吃八仙果還要快樂。

明早起床後,到廟口。不管你是在雞籠,還是打狗,暫時看不見心中恐懼的肥豬肉。勇敢地跟店家喊上一句:『魯罵蹦機瓦』。(滷肉飯一碗)
這時候不要理會米其林的『魯』肉飯是源自山東,也不要去理會這些阿毛仔討論的,要不要加洋蔥。也不要介入鄉民們在意的,有肉塊時與沒肉塊時的分類名稱。

眼睛看著潔白飯粒伴著金黃色的油光,聞著撲鼻而來的醬香,動手撒上少許白胡椒粉,用筷子將他們充分攪拌。稍微停一下,讓陸稻與煎醢做最後一次的交流。不要太秀氣,大口扒入口中,深深吸一口氣,感受在鼻腔中的五香味,讓舌頭上負責甜味的味蕾興奮起來,啟動你的顳頷關節。

人生至此,夫復何求!



*「八珍,謂淳熬、淳毋、炮豚、炮牂、擣珍、漬、敖、肝膋也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