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湯上,沒有南部漂浮的香菜,也沒有青翠的芹菜,
卻仍保有古早最有誠意的滋味。那是小排骨的氣味。
《黃小黛》
臺南的朋友們問我。
在臺南,講到特色的早餐,非虱目魚莫屬。
你們臺北呢?
突然腦筋一陣空白,思索許久,
我答道,蘿蔔排骨湯。
朋友間一陣譁然。
『排骨湯,您別鬧了!』,朋友們七嘴八舌地回我。
蘿蔔排骨湯,有沒有起源?很難考,印象中,她一直沒離開過記憶與生活。大家熟悉的印象都會是在自助餐結帳後,那桶不用錢,卻很習慣在中間遍尋蘿蔔丁與肉漬,但是,大部份卻是挖到一塊肩胛骨,湯面上浮著油漬,顏色宛如清水,喝起來有著濃厚麩氨酸味道的湯。
要不然,就是家中,從年尾三十,吃到正月十五的那鍋,永遠都喝不完的湯。
蘿蔔的起源有一般認為是在歐、亞溫暖海岸的野芥菜 (Raphanus raphanistrum L.)。遠在 4500 年前的埃及,蘿蔔已成為很重要的食品。在中國,最早見於《爾雅》,稱蘿蔔為『蘆菔』。唐太和年間〈皋定慧寺〉僧侶種植蘿蔔作為供品饋贈施主,稱『萊菔』。結果後稱『萊菔子』,可供除脹化痰之用。之後流傳民間,廣為種植。連愛吃肉的蘇東坡,在《擷菜詩》都寫到,『秋來霜露滿東園,蘆菔生兒芥有孫。我與何曾同一飽,不知何苦食雞豚?』,對他讚譽有加,連最愛的肉都不要了。
蘿蔔湯起源不可考,我認為與『連鍋湯』有關。連鍋湯起源于涮鍋水(就是自助餐的那種)。在以前物資不如現在,當炒了肉片等肉食後,捨不得浪費鍋底殘留的油葷,便加上一缸子清水,胡亂切上些許蘿蔔片,加點鹽,煮滾即食。吃完不換鍋,再加些料,繼續煮食,此乃連鍋之意。
把豬骨加入蘿蔔湯的人,是做了一件功德。
遑論沒肉的肩胛骨,富含骨髓的大腿骨,取完大里肌肉後的脊椎骨,還是豪氣地放入整塊的小排骨。都是將這種庶民美食提升到帝王專享的層次。
先民早期『原湯化原食』的營養學概念,充分展現在勞力密集的大稻埕與艋舺一代。清晨一碗原汁排骨湯,佐上一碗白飯,一天的體力精神都來了。
青山里,清水祖師廟旁的,60 年的原汁排骨大王。
大稻埕,慈聖宮廟前廣賞上,推車上的排骨蘿蔔湯。
寶斗里,仁濟醫院旁巷弄轉角間,無名原汁排骨湯。
有白飯相挺,有肉臊相伴,也有豪氣的炒飯。
這些都豐富了我的每一個清晨。
臺北寧夏路,蘿蔔排骨加進了罐頭草菇。
新竹城隍廟,蘿蔔排骨加進了貢丸。
豐原祖師廟,排骨被地瓜粉愛戀的包裹,變成金黃色了。
是蚵仔煎,是炒米粉,還是切仔麵,
這些也都富饒了我的每個夜晚。
但是有種味道卻在記憶中漸漸消退了,對 『蘿蔔煮白水』。
這般單純的滋味,卻隨著物資條件的充裕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淡出了。
最近,喝蘿蔔湯沒?
不管有沒有排骨,加不加貢丸。
起個清早,到廟口,吆喝一聲:『頭家,排骨湯加白飯。』
心裡的太陽會漸漸攀上穹蒼之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